清洁工老张:让837米街道过个“干净年”
 日期:2023-01-19   浏览:1675   来源:红色教育基地  返回列表

空无一人的街道,一个橘色的身影,点亮了还未苏醒的北京。

1月6日,凌晨4点,气温达到零下8摄氏度,45岁的清洁工张卫民师傅像平时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
这样的早起,他坚持了24年。

张卫民主要负责西城区新文化街3号到新文化街47号之间道路的日常清洁,还包括倾倒道路两旁居民住宅的垃圾,以及清理街道上的小广告等,他和两位清洁工担负着区域内2000余户居民的环境清洁工作。

这条全长837米的街道,张卫民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,他的任务是时刻保证这条道路的干净整洁。每天,他至少要在这条街道往返4次,平均每天清扫垃圾近2000斤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24年来,他至少把这条街道走了5.84万遍。

街道保洁工作是张卫民在北京生活的全部。老张似乎已经将这套橘色的工作服“焊”在了身上,平时也喜欢穿着。只要在马路上看到有垃圾,他都会随时捡起丢到垃圾箱里,“街上干干净净的,我心里才踏实”。

街道的居民一提到“张师傅”,都会赞不绝口。“他人特好,工作特认真负责,这么多年了,这条街上谁家有困难他都会热情帮助。”李大妈是新文化街10号的居民,胡同里的道路狭窄,没有公共垃圾桶。平时,李大妈倒垃圾要走到很远的地方。

张卫民得知后,每天早上,准时到李大妈家清理垃圾,还会顺手帮李大妈把院子打扫干净。“疫情这3年多亏有老张,我被隔离那会儿,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来帮我清垃圾!”李大妈说。

21岁那年,张卫民来到北京西城区金融街保洁队(现北京建融保洁服务有限公司)当了一名清洁工,没想到,一干就是24年。

公司负责人周建说,现在公司共有70余名职工,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。“像老张这样的清洁工任劳任怨,热情服务,为周边居民创造了干净舒心的生活环境。”

李爷爷是新文化街25号的住户,老伴在2022年过世,儿女也不在身边。“去年,我们整个楼的居民被隔离,每次一打开门放垃圾,会被楼道里的味道熏到,还好有张师傅及时清理,真的很感谢他!”李爷爷家在6楼,没有电梯。张卫民多次化身“快递员”帮李爷爷搬取儿女邮寄来的防疫物品。

“都是举手之劳的事,能帮就尽量帮忙。”张卫民笑呵呵地说。

每天,老张都骑着电动三轮车穿行在街道中,以车轱辘转动的次数为衡量单位,差不多每转动20次,他就停下来拿着扫帚和簸箕开始清扫,再将垃圾倒入三轮车后座的垃圾箱,等到垃圾箱装满了,就运送至佟麟阁路的密闭式清洁站倾倒,接着再掉头继续回到那条熟悉的街道。如此这般,周而复始。

张卫民负责的街道途经北京市鲁迅中学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,每当在路上看到家长接送孩子,他的心里总会想起自己远在山东老家的一对儿女。

“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爱人,我在北京工作,顾不上家里,老人孩子都靠她一个人,她比我更辛苦,很感谢她的付出。”张卫民说。

张卫民是山东泰安人,初中毕业的他跟着同乡来到北京开始“北漂”生涯,他卖过早点、当过服务员,还去市场卖过肉。最后,他选择当一名清洁工。每年农忙时节,老张会请假回家帮爱人收小麦。

他把北京当成了自己的“第二个家”,愿意“继续守护好”。近几年,因为疫情和工作原因,他没有回老家过年,今年春节老张会继续守在这条837米的街道上,让附近市民过一个“干干净净”的年。

罗鲁峤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来源:中国青年报


<上一篇:喜庆迎新春欢乐备年货下一篇:新春走基层丨从司机到乘客:一名青藏铁路人的春运记忆>
0.062

联系我们
展开
  • 微信扫码咨询
  •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
  • QQ客服
  •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
  •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
  •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