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做鞋子到修文物:七旬“文物医生”的半生缘
 日期:2022-12-19   浏览:1555   来源:红色教育基地  返回列表

中新社山西大同12月18日电 题:从做鞋子到修文物:七旬“文物医生”的半生缘

作者 杨佩佩

“我这大半辈子就是修文物。”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,一件件文物在张俊才的手中“起死回生”。现年73岁的他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40多年,早已记不清经自己修复的文物数量。对张俊才而言,文物修复师是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职业。

仲冬时节,张俊才一如往日,早早来到云冈研究院考古修复中心,穿上大褂,伏在桌前,开始修复文物。在他身后的展架上,整齐摆放着已经修复好的青铜器、瓷器等文物。挑选、拼对、粘合……面对成堆的残损陶片,张俊才乐在其中。

“看到破损的文物就想赶紧修复,修好了就开心。”张俊才说,他从小一见破损物件就心动手痒,经常一个人在屋里敲敲打打、修修补补,母亲觉得他不务正业,为此没少挨骂。

张俊才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,20世纪60年代,他进入当地一家工厂上班,主要是做鞋。20世纪70年代,闻喜县发现西周中期墓葬,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(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)的专家前来进行考古挖掘工作。

其间,考古队不小心弄丢了平面仪盖,需要重新配盖。队员得知张俊才是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,便委托他做个新盖子。张俊才做的盖子和平面仪一拼凑,严丝合缝。考古队的领导觉得他手艺很好,决定把他招入考古队修复文物。

正是这次考古,张俊才与文物修复结下不解之缘。他笑称,自己也是被考古“挖”出来的。“我做了8年鞋子,平时也就修些家中的寻常物件,没想到还能修文物。”张俊才说,之后,他跟着考古队常年在外进行调查和发掘,一边工作一边学习。

20世纪80年代,张俊才所在单位成立文物修复室,当时只有他一名文物修复师。晋国赵卿墓出土的文物、晋侯墓地出土的铜器、北齐娄睿墓的壁画、永济黄河大铁牛等修复工作,张俊才都是主要参与者,因此被称为山西文物修复界的“元老”。

此后多年,张俊才让无数破损的珍贵文物“重获新生”。他以修青铜器著称,兼修陶器、铁器、石器、壁画等出土文物。

2009年退休后,张俊才受云冈研究院邀请,修复院里的可移动文物。说好只待一年,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几年。“这里有大量的待修文物,我想把它们都修复好。”几年间,库房里能修的都被张俊才修复完好,其中不少已成为博物馆的展品。

40多年来,张俊才不仅修复了大量文物,还把自己多年的修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,为山西文物修复事业培养出一大批后备人才。“只要还能动,我就会一直修文物。”张俊才表示,希望更多年轻人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,“复活”文物,重现其昔日风采。(完)
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
<上一篇:地方工会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创新路径下一篇: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为何更易出现重症?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必要性大吗?>
0.062

联系我们
展开
  • 微信扫码咨询
  •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
  • QQ客服
  •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
  •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
  •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